很多喜欢购买进口食品的朋友认为,通过条形码可判断其原产地,比如489开头代表香港生产,87开头的代表荷兰生产,94开头的代表新西兰生产。这方面在奶粉的选择上尤为明显,消费者们就通过条形码来判断是否进口,哪个国家生产的。但实际上,条形码开头的数字只是代表条形码的注册地,并非原产地。
1
误区
通过包装上的条形码
可以看出原产地
很多人以为,通过食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可以看出原产地。奶粉的例子特别明显,奶粉包装袋或罐上有条形码(又称“条码”),根据国际标准化规定,条形码的前几位表示产地,其中,中国的产地编码是690-695.不管是国产奶粉,还是进口后在中国分装的进口奶粉,都需要标注69开头的条形码,如果不是69,则不是中国生产,肯定为原装进口。
真相
前缀码反映的只是条形码注册地
据广州质监局条形码中心的工作人员透露,“条形码只能代表某一厂商在哪里申请了某个商品的条形码”,确切来说,就是条形码能够反映的信息仅仅包括生产商,商品名称以及条形码的注册地。
在当今全球化大生产的环境下,条形码的注册地与商品的原产地可以说是没有必然关系的。该工作人员表示,“条形码的前缀码不能看出原产地。市场上,一些进口产品也可以用中国的条形码,而就算条形码是进口的,也不一定代表产品就是进口的。有些国内生产商为了方便进入外国市场,会在当地注册条形码,但他也可能同时在国内出售这些商品。”
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 S1)的官方网站,可以看到这样的声明:“G S1前缀码并非某一特定商品的原产地的标识,它们仅仅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提供一定数量的条形码,供应给当地申请条形码的厂商分配。而这些厂商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生产他们的商品。”简单来说,前缀码只是商品条形码的注册地,厂商可以自由选择向哪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支机构申请条形码,如果厂商选择在中国申请,则条形码的前缀码为690-699(并非网传的“690-695”),若选择在挪威申请,则前缀码为700-709.